1、板型选择板片型式或波纹形式应根据换热场合的实际需要而定。对流量大允许压降小的情况,应选用阻力小的板型,反之选用阻力大的板型。根据流体压力和温度的情况,确定选择可拆卸式,还是全焊式。确定板型时不宜选择单板面积太小的板片,以免板片数量过多,板间流速偏小,传热系数过低,对较大的换热站更应注意此问题。 2、流程和流道的选择流程是指板式换热器内一种介质同*动方向的一组并联流道,而流道则是指板式换热器内,相邻两板片组成的介质流动通道。一般情况下,将若干个流道按并联或串联的方式连接起来,以形成冷、热介质通道的不同组合形式。流程组合形式应根据换热和流体阻力,在满足工艺要求下确定。尽量使冷、热水流流道内的对流换热系数相等或接近时传热系数获得较大值。虽然板式换热器各板间流速不相等,但在换热和流体阻力计算时,仍以平均流速进行计算。 3、压降校核在板式换热器的设计选型时,一般对压降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应对其进行校核。如果校核压降**过允许压降,需重新进行设计选型计算,直到满足工艺要求为止。一般厂家在样本中给出压降计算公式,如果生产厂家没有提供计算公式,可参照文献[1]进行计算。如果工艺对压降无要求,从技术经济上考虑,对于水-水换热器的压降应不大于20-60KPa为宜。 4、板式换热器用作冷凝器和蒸发器时应注意的问题供热工程上用的蒸汽-热水换热器,制冷空调设备如冷水机组、热泵冷热水机组上用的水侧换热器(蒸发器、冷凝器),已往经常是用壳管式换热器。为了减少体积,提高传热效率,目前应用板式换热器的日趋增多。迄今为止,板式换热器的板型基本上是为液-液换热目的而设计的,但这种换热器不作任何改动用作冷凝器,其换热效果仍然比壳管式换热器好。 注意问题:(1)一般冷凝和沸腾均可在一个流程中完成,因此,相变一侧经常布置成单流程,液体侧可根据需要布置成单程或多程。在暖通空调制冷领域,水侧一般也是单流程为多。(2)对板式冷凝器,设计时一般不要使冷凝段与过冷段并存,因为过冷段的换热效率低,如果需要过冷,原则上应单独设过冷器。(3)板式冷凝器及蒸发器设计同样存在一个允许压降问题。冷凝器内压降大,会使蒸汽的冷凝温度降低,造成对数平均温差小;蒸发器内压降大,会造成出口蒸汽过热度加大,两者都会使换热器面积加大,对换热是不利的。因此,在选择板式蒸发器时,应尽量选阻力较小的板片,且每台的板片数不宜过多;尽量使供液分配均匀。板式冷凝器应采用中间隔板向两边分液的方法。(4)在选型时,应**选用板式冷凝器和板式蒸发器的结构型式,在无合适型号时可选常用的一般板式换热器。(5)对使用在制冷空调设备上的板式换热器,由于制冷剂压力高,渗漏能力强,宜采用全焊式板式换热器。 板式换热器尽管应用广泛,可处理的流体达200种以上,但对于每种板式换热器而言,有其特定的使用条件。板式换热器一经选定,便不可随便作它用,否则会造成严重后果。如板式换热器对运行工作压力和温度有一定的限制,如果**出该范围,势必造成泄漏、腐蚀甚至爆裂等后果。 目前供热、制冷空调设备及系统应用板式换热器的越来越大,已成为板式换热器的重要用户,但设计选型方法很不一致,造成有的选型过大,工程投资增加,效果也未充分发挥;有的选型偏小,造成使用效果不好,不能满足运行工况要求,甚至造成损失。